找到相关内容80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终南山道宣律师宾主序

    终南山道宣律师宾主序   夫损己利他者,盖是僧家之义也。害物安身者,非为释子之理也。有赏善罚恶之能,断是非不平之事。若是先人后己,契诸佛之慈心。如或尔死我活,乖六和之妙行。为主者,倘存仁义,感十方纳子之云臻。若乃私受人情,招千里恶名之远播。为宾者,怀恭执礼,有义而到处安身。苟取狂图,无义而随方惹怨。今者,幸生中国,得赖空门。脱万丈之火坑,拋千里之羈网。如囚出狱,似鸟开笼,履布金积玉之场,住七宝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50055740.html
  • 华严心要观门

      华严心要观门  唐清凉国师澄观著  至道本乎其心.心法本乎无住.无住心体灵知不昧.性相寂然.包含德用.该(遍)摄内外.能深能广.非有非空.不生不灭.求之不得.弃之不离.  迷现量则惑苦纷然.悟真性则空明廓徹.虽即心即佛.唯证者方知.然有证有知.则慧日沉没于有地.若无照无悟.则昏云掩蔽于空门.但一念不生.前后际断.照体独立.物我皆如.直照心源.无智无得.不取不舍.无对无修.  然迷悟更依真妄...

    唐清凉国师澄观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1461980.html
  • 《方等经典》一词之由来及其内涵

    四教,均益利钝之机,故名方等。这一点仅限于天台一家之释。   三、以事理方面解释:谓方者方法也,有门、空门、双亦门、双非门、四门之方法也。等者平等之理体。依四门之法,各契平等之理,谓之方等。总之:方...

    中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5283433.html
  • 如来的种子

    时常有机会借宿庙宇,并在星夜交辉的夜晚与许多有道的僧人纵谈世事,我所遇到的僧人并不是生来就是为僧的,大多数并在生命的行程遇到难以克服的哀伤烦恼挫折痛苦等等,愤而出家为僧,苦修佛道,可是当他饲入了空门以后,就再也不敢触及尘世的经验,用这些经验为后人证法,确实是一件憾事。 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住在佛光山,与一位中年的和尚谈道。他本是一名著名大学的毕业生,因为爱情受挫,顿觉人生茫然而适入空门,提到过去的...

    林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1744869.html
  • 印公导师“少壮”二字给予我最有力的大启导

    生死中从人道修为得不退于无上佛道的,最能发力而致力的基因──空空明明──。空门中的出路一豁开了,一切从空门出发,一切都回归空门,于空门中掉转得巧应无方,生死中的无生无碍,大抵这么发端的。空与无生无碍相应得不恋不厌,三有海溺不了自己,三法印豁露于当前,法性空中发心起行,则无往非道场,也无往非空寂;空寂中不碍缘起,缘起中直观空寂;空寂中不舍有为,不住无为,空门中胜义观明触得活透了,则不为有相中的事物所吸...

    仁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2869241.html
  • 佛教仪规简介

    殿:又称山门,三门之意是指中间的空门、右边的无作门及左边的无相门。  (1)空门:一表诸法(所有事物)缘起性空的道理,无一是究竟、真实永固的。从物质方面来说,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都是因缘和合,有成、住、坏、空。从身命来说,由物质和精神构成,身体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缘尽便灭。至于精神方面,我们起心动念,有生、住、异、灭。无一物是常存的,所以叫做空。空门又称解脱门,因为进入寺院,内心清净,便没有任何挂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2755083.html
  • 略论《 红楼梦》 与天台宗

    第二十五品中说,观世音菩萨在民间现身说法用过三十三种化身暨三十三个化名。  天台宗内有“入理四门”之说,即“第一有门,第二空门,第三亦有亦空门,第四非有非空门”,怡红院的设计中就安插进了似是而非的“空月”,...

    秦一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5660700.html
  • 石涛的自画像和石涛的哥哥

    一六七四)瞿山寄怀敬亭山里的二涛一诗,更说得明显:   敬亭双松塔,兄弟一空门,寒任穿蓬壁,饥常断菜根。  莲花霜下吐,贝叶月中翻。乐土原无着,何忧近塞坦。  又过六年(一六八零)瞿山送别石涛 赴南京兼致喝师诗云:   何地堪投足,东西南北人。风萍原不系,海鹤故难驯。  墨拨云千嶂,颿飘雨一春,金陵栖定处,双锡是天亲。  二涛都是“天亲”又是空门的“兄弟”,这种骨肉的关系,还有问题吗?   喝涛与...

    罗家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15569331.html
  • 华严法界三观

    之境界。据杜顺大师《华严法界观门》所举,于真空绝相观开立为四句十门,即:  (一)、会色归空观:谓会集一切色法均归于真空性。此有四门:  1、色非断空门:谓幻色并非断灭空,而是举体皆真空。  2、色非真空门:谓实色并非真空。  3、色空非空门:谓实色与断灭空皆非真空。  4、色即是空门:谓色空二者均无体性,故即是真空。  (二)、明空即色观:谓真空即是一切色法之本性。乃彰显凡是真者即是俗假,此系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51669372.html
  • 心中的做人之道

         一、人际相处之心   人,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,每个人都要与他人相处,不仅是入空门的佛教徒或出尘之道士或尼僧。因此,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往来,便成了人生一门很大的学问。   与人相处贵...”的座右铭,因为静才是智慧的泉源,而已入空门的佛家弟子更是以静来修身。   第二,忍耐的施与,在于慈悲的胸襟:我们对于世间要施与仁爱,怎么样才能把仁爱给人?必须具备恻隐之心,佛教就是以此立足于社会的...

    查德元

    |人生|做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22345519952.html